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212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61.
水平定向钻进扩孔钻头水口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际水平定向钻进非开挖施工中,由于扩孔钻头水口大小与泵量不能很好匹配,极大地影响了正常钻进作业.结合水平定向钻进非开挖工艺和设备情况,采用工程流体力学理论,推导计算出了扩孔钻头水口大小与泵量的匹配关系模型,并通过实际工程的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误差在2%左右,对实际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2.
本文依托2008年夏季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航次,对西北冰洋海盆区和楚科奇海陆架营养盐及光合色素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根据海水理化性质将研究海区分为5个区,并使用CHEMTAX软件(Mackery et al.,1996)讨论了西北冰洋不同海区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楚科奇海陆架区,太平洋入流显著影响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高营养盐Anadyr水团以及白令陆架水控制海域,表现出高Chl a且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相反,低营养盐如阿拉斯加沿岸流控制海域,Chl a生物量低且以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为主。在外陆架海区,海冰覆盖情况影响着水团的物理特征及营养盐浓度水平,相应地显著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海冰覆盖区域,硅藻生物量站到总Chl a生物量的75%以上;在靠近门捷列夫深海平原海区,受相对高盐的冰融水影响(MW-HS),营养盐浓度和Chl a浓度相对海冰覆盖区略高,浮游植物结构中微型、微微型藻类比重增加,硅藻比例则降至33%;南加拿大海盆无冰海区(IfB),表层水盐度最淡,营养盐浓度最低,相应地显示出低Chl a生物量,表明海冰消退,开阔大洋持续时间延长,将导致低生物量及激发更小型浮游植物的生长,并不有利于有机碳向深海的有效输出。  相似文献   
63.
Fuel consumption in fisheries is a primary concern because of its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costs incurred by fishermen. Many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reduce the fuel consumption in fishing operations. Fuel consumption due to fishing gear during a fishing operation is generally related to the hydrodynamic resistance on the gear. This means that fuel consumption is proportional to the drag created by the towing speed. Based on numerical methods, this study suggests a new approach to reduce fuel consumption in fisheries.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model experiments. The total as well as partial resistance forces on the gear are calculated by simul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uggest improved materials and gear structure for reducing the hydrodynamic forces on the gear while maintaining gear performance. The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gear performance involves measuring the height and width of the net mouth. Furtherm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iciency of a low-energy trawl from an economic point of view.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ill be useful in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fishing operations, and thereby contribute toward lowering fishing costs by saving fuel.  相似文献   
64.
张志刚 《探矿工程》2017,44(6):84-87
以福州江滨地区2个有代表性的超高层建筑桩基础工程实例为依据,通过无卡式冲击 正循环,旋挖 气举反循环,回转 泵吸反循环3种成孔工艺之间的比对,提出了在福州市江滨地区超大粒径厚层卵石与花岗岩地层灌注桩施工成孔工艺方面的一些见解,认为回转 泵吸反循环是较为可靠的工艺。  相似文献   
65.
土层的导热系数是影响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土样的密度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地源热泵换热器换热效率,本文基于柱热源理论,建立了挤密钻进条件下换热器的传热理论模型,对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进行了计算,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土层挤密条件下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土层挤密可有效降低钻孔周围的热阻,U型管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可提高17%~20%。  相似文献   
66.
王宏 《地下水》2009,31(6):154-155,166
简要分析了地下水源热泵工作的技术原理、类型及应用地源热泵工作需注意的问题,并阐述了目前沈阳地区应用地源热泵的主要相关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建议,最后提出改善地源热泵的技术展望——应用干热岩供暖的趋向。  相似文献   
67.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常会出现抽水井泵砂、抽水井和回灌井堵塞等问题,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或系统效率。以湖北省荆州市某地下水源热泵工程为例,分析了江汉平原广泛分布的卵砾石夹细砂含水层中成孔方法选择、滤料及过滤管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目前在过滤管外包不锈钢丝网是防止在细砂层中水井泵砂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宜与泥浆密度轻、对地层污染小的反循环成孔工艺配合使用,且仍要根据含水层的颗粒级配曲线选择滤料,发挥滤料的过滤作用,避免过滤压力转移到包网过滤管,以减少抽水井堵塞。  相似文献   
68.
刘志  彭儒金  朱慧  陈敏  邱华 《探矿工程》2019,46(7):83-88
本文介绍了CYS300型全液压地热水井钻机的性能参数、关键机械部件结构及液压系统的设计。钻机选用齿轮泵作为液压系统动力元件,配合液压多路阀实现对动力头双液压马达和给进油缸等执行元件液压油的合流,通过液控二速阀实现动力头双液压马达的串并联工作,输出4种转速和扭矩,在满足钻机性能参数设计要求的同时,简化液压系统的设计,减少液压系统能量损耗,降低维护和使用成本。钻机采用油缸三链条倍速机构实现动力头的给进提升,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抗冲击能力强、提升平稳等优点。现场工程施工应用表明:CYS300型全液压地热水井钻机性能稳定可靠,工艺和复杂地层适用能力强,操作安全舒适,钻进效率高。  相似文献   
69.
某废弃煤矿竖井经倾倒有机废液,导致环境污染事件,造成巷道及采空区内地下水污染。本文结合场地实际情况,选取倾倒竖井(事故井)及周边区域为中试区域,采用“抽出处理+原位氧化循环”两阶段联合修复技术对污染场地开展中试研究。本文介绍了场地污染概况、地下水修复中试方案设计和实施,以及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试处理后地下水中COD和二氯甲烷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7.88%和99.74%。中试试验表明, “抽出处理+原位氧化循环”两阶段修复技术,对处理矿区内巷道及采空区等复杂地层结构下深层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以结合现场实际情形对整个污染场区进行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70.
根据地源热泵工程试验场两年监测数据,分析了地下换热区地温场分布特征以及地源热泵系统短期运行对地质环境的热影响效应。换热区地温场分布主要受气温、建筑冷热负荷、原始地温、岩土导热系数、与换热孔距离等因素影响。在吸排热比基本平衡的条件下,地源热泵系统对地质环境的热影响较小。选择合理的埋管间距,充分利用地源热泵的热回收功能,采用冷却塔—地埋管、地表水—地埋管等复合系统,有助于消除吸排热比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